根
據信,潮州人的根源有兩次主要遷移到潮州或今天的中國廣東省。第一次發生在西晉時期(公元 265-316 年),然後又發生在唐朝(公元 618-907 年),當時漢人南逃,以逃避北方游牧部落的佔領。
潮州人或潮汕人也被稱為 Têo-Swa,講潮汕話(潮汕話)(以潮州話為代表)。今天,潮州府仍然繁榮昌盛,傳統豐富,但潮汕人已經移民到香港、台灣、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柬埔寨、越南、菲律賓、老撾和印度尼西亞
語
方言 Teo-Swa Min 是最古老、保存最完好的中國方言之一。即使中國歷史悠久,朝代更替;宋朝(公元 960-1279 年)、元朝(公元 1271-1368 年)和清朝(公元 1644-1912 年)的滿族人,在遙遠的南方使用 Teo-Swa Min 和離開中國的外籍人士有儘管在他們定居的國家受到一些當地俚語的影響,但繼續保持口頭方言的活力。
美食
傳統上,潮州人不認為沒有海鮮的一餐是正餐,認為食材的新鮮度和質量決定了味道和風味。水煮、燉、蒸是常見的技術,溫和的味道和最少的食用油是烹飪的共同特徵
一種流行的調味品是沙茶醬(沙茶醬),一種由大豆油、大蒜、辣椒、蝦米和魚露製成的糊狀物。常用於牛肉和潮州火鍋。
另一道常見的菜餚“Lau”是一種以黑醬油為基礎的醬汁,用豬肉、豆腐和雞蛋燉製而成,混合茴香、冰糖、五種香料、甘草和肉桂。使用這種基本醬油的衍生菜餚通常也與鴨、雞和鵝一起烹製。是一道很受潮州人喜愛的菜
潮州蚵仔煎是另一種在潮州人聚集的夜市中很受歡迎的菜。雖然因地區而異,但總的來說,用豬油煎的帶有牡蠣、澱粉、大蔥和香菜的煎蛋捲,口感酥脆,有些粘稠。
來源: https://www.facts-about-hong-kong.com/Hong-Kong-Chiu-Chow-Food.html
茶
潮州人以鍾愛功夫茶或剛夫茶而著稱,“功夫”是技巧和技術的意思,而“功夫茶”則用來表示“用高超的技巧泡茶”。這是一種傳統的茶道,涉及大量的沖泡技巧和技術,品茶的藝術和耗時,因此得名。茶葉主要是烏龍茶(綠茶),如鐵觀音、水仙等。
來源: https://www.teavivre.com/info/gongfu-tea-or-kung-fu-tea.html
潮劇
潮劇是一種傳統藝術形式,已有 500 多年的歷史,如今已為 20 多個國家和地區的 2000 萬潮州人所喜愛。風格受南戲影響。南戲是中國最古老的戲曲之一,起源於宋代。古老的合唱伴奏形式至今仍保持著鮮明的特色。潮劇中丑角和女角是最具特色的角色,扇子和雜技突出。
音樂
潮州音樂流行於潮汕茶館。潮州弦樂器、鑼、鼓和中國傳統笛子通常參與合奏。現在的潮州鼓樂,據說與漢唐時期的鼓樂形式相似。